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外贸发展造成的冲击,省商务厅在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商务部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用足用活外贸政策工具,会同中信保陕西分公司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出台扶持外贸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政策措施,为稳定外贸增长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联合中信保陕西分公司出台《共同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全力支持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外贸增长九条措施》。一是优化支持企业政策导向。加大外经贸发展资金对信用保险政策的支持力度,确保实现政策的精准化和差异化。二是保障防疫物资进口风险。对防疫物资重点进口企业,免费提供海外供应商名单和资信信息,建立疫情相关资信绿色通道,优先加急办理;实施专项进口预付款保险承保政策,第一时间响应企业需求,适用最优保费政策。三是完善重点出口企业服务保障机制。加大对骨干出口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的限额支持力度,提高风险容忍度,优先支持在手订单和新签订单,做到应保尽保。研究探索企业投保出运前附加险的需求及政策,提高对订单被取消等风险的服务保障。四是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引导出口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国家转移订单,提高重点国别和重点行业承保的风险容忍度;支持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建厂、搭建国际营销网络等方式开拓市场;加大对省内外综平台、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新业态出口模式的支持力度。五是建立受疫情影响企业案件专属理赔政策。优先处理受疫情影响出口企业的出险案件,适当放宽条件、简化流程,在贸易真实和债权金额确定的前提下,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对已投保业务因疫情影响发生的拒收、拒付等风险,及时介入处理,指导企业妥善处理货物和减损控损。六是加大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完善政府统一投保平台支持政策,扩大小微企业覆盖范围,提高非现场投保比例;加快推进“资信红绿灯”、“小微学院”等创新型项目上线。七是积极开展无抵押保单融资业务。推广出口信用保险保单项下无抵押、无担保融资方式,借助出口信用保险工具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加快推进“政府+银行+信保”融资创新政策落地。八是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和渗透率。提高承保效率,创新承保模式,确保全年限额满足率、承保和理赔服务效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九是提升疫情风险防控信息服务能力。加强对国外政府在贸易、工程项目等方面最新政策规定的信息搜集,利用线上服务手段及时向企业提示风险。
——联合中行青海省分行出台《疫情防控期间推动我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若干措施》。中行青海省分行安排30亿元专项贸易信贷额度,开通绿色服务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发放。凡省内开展进出口业务、符合中国银行信贷支持的各类外贸企业均可作为支持主体。中行承诺七项服务措施,提高业务效率。一是保障信贷投放。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对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给予无还本续贷支持,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优先受理审批,简化审批手续,开展平行作业、线上作业。在资料完整的情况下,银行在7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放贷手续。二是延长还款期限。对于2020年3月31日(视疫情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前贷款到期的外贸企业,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贷款延期或调整还款计划。三是优惠贷款利率。对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执行利率低于上年度水平,不收取与贷款相关其他费用,同步承担贷款涉及的抵押物评估费、登记费等相关费用。四是减免手续费用。外贸企业支付国际运费,免收汇款手续费;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电子审单、企业网银等渠道叙做的跨境贸易项下汇款,给予减免50%手续费的优惠;对中小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的单据处理给予最高减免50%手续费的优惠;并对受疫情影响的融资还款,合理调整逾期信用记录报送。五是开展线上服务。企业可通过中国银行企业网银、企业手机银行进行账户查询、银企对账、转账汇款、存款服务、外币结汇、在线单证保函、在线预开户等业务办理,满足外贸企业疫情防控期间“零接触”灵活办公需求,减少资金占压。六是提供咨询服务。发挥中国银行全球海外机构和代理行网络优势,为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所在国最新贸易政策和规定。开通进出口、保函、外汇业务专家咨询热线,通过“非接触式”服务,在防疫期间为外贸企业提供实时远程的免费咨询服务。七是指导风险防范。为我省外贸企业提供全程专业支持,为企业增信,并强化风险提示,帮助企业有效防范规避外贸业务中突发事件带来的各种风险。